top of page
何處不他鄉?小眾宗教在東亞

何處不他鄉?小眾宗教在東亞

編者:孔德維

ISBN:9786269901715

出版社:一八四一出版

出版日期:10/2024

 

從被排擠的群體,回望「大眾」的高牆

 

即使在自己的家鄉,我們也可以成為「小眾」;即使過去不是「小眾」,也可能一夕之間成為「小眾」。如果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「小眾」,誰/甚麼是「小眾」就不再有決定性的答案。

 

本書意圖在「邪教」、「異端」、「操控」、「詐騙」、「奇怪」的標籤下,重新了解各個「小眾宗教」的故事,擴闊讀者能夠接觸的光譜,思考我們在日常用語中所稱為「小眾」的團體或個人究竟何以被定義為「小眾」;在大眾的層面,我們則希望與讀者共同思考我們與同溫層的「圍爐」,是否因為我們不必要的偏見而「越圍越小」?

 

如果每一宗教都可能是「小眾」的信仰,那在作為「小眾」的階段中,不同的宗教有類近的行為嗎?如一切的宗教皆曾屬乎「小眾」的標籤,它們又如何脫離「小眾」而成為社會所能接受的「正信」呢?如果「小眾」在某些情境中可以被轉化為「主流」的一環,它們轉化的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?

 

彼岸天國與此世地獄之間,小眾任由社會裁判——

火刑柱上,你或是下個異端!

  • 編者簡介

    孔德維

     

    香港人,1991年出生,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士及哲學碩士,香港大學中國研究博士。現職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、一八四一出版社總編輯;曾任職香港、沙地阿拉伯、臺灣、英國不同院校及研究機構。主要研究領域為自17世紀以來東亞少數群體,尤集中於小眾的宗教團體與政府及與主流社會的關係。

  • 目錄

    編者序:何處不他鄉?小眾宗教在東亞/孔德維

    推薦序:從邊緣到主流,重新審視小眾宗教的力量與意義/果定法師

    推薦序:道教與法教的歷史轉變,從邊緣信仰到主流宗教的啟示/張峻隴

    推薦序:法教的歷史傳承與現代挑戰,突破小眾宗教的桎梏/唐興國

    推薦序:小眾宗教的社會學意義/顧忠華

      

    導論

    不單被「面斥」的「不雅」與「仆街」:我們應該如何想像「小眾宗教」?  

      

    「這邊」與「那邊」:異端、邪教、新興宗教與操控教派的思考

    變化中的「寬容」定義與基礎:妥協、對話、接納和其他「小眾宗教」研究的思考

    理教與古佛在大清國

    天德聖教與童子軍在中華民國

    天主教與戲劇在民國山東

    基督教福音宣教會與預言在韓國

    媽祖與水上人在高流灣

    伊斯蘭與千依百順妻子俱樂部在馬來西亞

    基督教亮樂月與女傳教士在清末民初

    大極門與稅務在臺灣

    法輪功與非暴力抗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

    藏傳佛教與傳承在臺灣

    印度教與遊樂會在香港

    伊斯蘭與教育在香港

    道教與性交在香港

    拿督公與族群關係在馬來西亞

     

    附錄

    大師對談,「側目、操戈與共存:東亞小眾宗教國際會議」紀錄

£17.00價格
bottom of page